三代人40年,他们为“黄山的精灵”建“家谱”

 行业动态     |      2023-06-15 08:29

 

人生就是博尊龙黄山短尾猴,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猴类,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安徽主要分布于黄山风景区西南部——由三十六巨峰之云门、桃花、浮丘三峰夹抱形成的峡谷地带,现有大约近800只。

黄山短尾猴体型强壮,肌肉丰满,颜面宽阔,有着炯炯有神的双眼。在猕猴属种类中,黄山短尾猴的体型是最大的,身体比较壮硕。特别是猴王,身体最壮实、毛色最佳、精气神十足,在一群猴子中很容易被识别出。不过,这并不影响它们的行动速度。

据安徽大学研究人员观察,黄山短尾猴除采食或嬉戏追逐时上树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地面活动。这些猴子经常成群结队在黄山密林和峡谷间活动,攀峰登崖如履平地。有时呼呼啦啦一大阵出现,然后又瞬间不见踪影……所以,当地老百姓称之为“黄山的精灵”。

 ?

李进华(右一)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国家灵长类研究中心教授Randall C. Kyes(中)在黄山合作研究 安徽大学供图

为“黄山的精灵”建“家谱”起名字

灵长类动物是人类的近亲,其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动作行为和遗传组成与人类极为相似。因此,对灵长类动物的研究有助于认识人类自身的特性和规律。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对黄山短尾猴的了解与研究还是一片空白。1983年,安徽大学生物系教授王岐山与日本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和田一雄博士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对皖南的猕猴和短尾猴开展生态学调查,并在黄山西南山麓的浮溪建立短尾猴野外研究观测基地,这也是改革开放后安徽省第一个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当时我还在攻读硕士,然后就跟着导师王岐山,没日没夜地穿梭在黄山未开发的丛林中。”安徽大学教授李进华说,之前黄山的基础设施没有现在的好,不但没有通车,有的地方连路也没有,进一次山甚至要走上大半天。

除了要与蛇鼠虫蚁作伴,李进华等人常常还要面临食物紧缺等问题。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李进华等人多年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终于在1994年初步摸清了黄山短尾猴的“家谱”——13个群体。

为了在观察研究黄山短尾猴时不干扰其原有生活,安徽大学研究团队通过食物招引、自然识别、谱系构建和行为测量等,创造性地开发了野生动物非干扰的定量观测研究技术。

“这项技术使得野生短尾猴成为可看、可控、可用的自然资源,也促进了黄山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夏东坡介绍。

随着研究深入,研究人员发现黄山短尾猴的繁衍和人类差不多,于是给定向观察研究的黄山短尾猴群体按照性别、辈分起了名字,建了“家谱”。

夏东坡说,“基本上是遵循人类起名规律,公猴的名字比较男性化,母猴的名字则比较女性化。其中,有个猴子家系是叶姓,按照‘春夏秋冬’的方式命名;另一个猴子家系是头家,头家又分为两个支系,一个分支是以‘春夏秋冬’命名,另一分支是以‘荣华富贵’命名。”

三代人40年接力 保护生物多样性

自1983年开始,三代科研人员王岐山、熊成培、和田一雄、李进华、夏东坡、孙丙华、王希等艰辛开创、传承创新,在科学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2017年,安徽大学黄山灵长类野外研究观测基地获批安徽省黄山生物多样性与短尾猴行为生态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021年入选安徽省科技厅对外科技合作典型案例,被列为全球八个灵长类主要野外研究基地。

观测基地先后与日本、美国、俄罗斯、德国、英国等国家签订了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协议,培养国外研究生80多人、国内本硕博学生300余人,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灵长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力量。承接了黄山的GEF项目、黄山风景区黄山短尾猴种群调查及人类关系研究等多项科研任务。

观测基地与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共同完成的“短尾猴定量观测技术体系的开发及应用”获安徽省科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大黄山国家公园”和“黄山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