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专业建设质量要有系统思维

 行业动态     |      2023-12-07 00:41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人生就是博尊龙学科专业的建设质量问题越发受到关注。特别是在行将过去的2023年,这种关注度还在进一步提升。

今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在这份针对学科专业建设的重磅政策文件中,统筹结构和质量成为改革的着力点和亮点。

在结构性问题逐步解决的基础上,新时代学科专业建设的根本在于提高质量。要实现这一点,不仅需观照所有的高校与所有的学科专业,更要基于学科专业质量,建构系统性的发展模式和保障条件。

建设面向上,注重学科专业发展的整体性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往往借助于一定的学科专业并在其中进行培养。学科专业不仅直接关系到高级专门人才供给的基本结构和类型,其建设质量最终也会影响到人才供给是否能高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由此可见,学科专业的建设质量具有基础性地位。

正因如此,对高校而言,在设置一定学科专业的基础上,最根本的不是办了哪些学科专业,而是这些学科专业是否办出了特色、办出了质量。如果学科专业的建设质量无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以及高等教育质量就是一句空话。

对此,《改革方案》明确指出:“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学科专业结构和质量直接影响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直接影响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可以说,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既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者的重要抓手。

学科专业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其发展应是整体性的。

当前,我国不断推进的国家与地方一流学科、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等措施都在强化学科专业的质量建设。然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仅依靠这些进入一流或一流建设行列的学科与专业远远不够。同时,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判断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并不只是看个别的“高峰”,而是要看整个高等教育体系。

提高学科专业的建设质量是对所有高校和学科专业的要求。唯有所有学科专业都达到一定水准,再将其水平和贡献相叠加,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才有坚实的根基和整体的体现,这也是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要义所在。

因此,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切实推进所有学科专业的建设、提高其系统质量与水平。从当前情况看,除了要关注优势以及弱势学科专业,还要关注那些处于中间水平、受关注度不足的学科专业。

建设模式上,建构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的模式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结构更合理,整体水平也得到提高。但现实看,当前学科专业的建设质量与理想状况、社会期待还有一定差距。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提供的数据,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深入推进,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撤销和停招了近1万个专业点。调整力度如此之大,固有结构的问题,但背后的质量问题亦值得深思。

比如,一些高校在缺乏充分办学条件的情况下盲目创办热门专业,使得专业发展受限、一直在低位徘徊;某些学科专业尽管创办多年,相关主体对学科怎么发展、专业怎么建设却一直没有清晰的思路,致使培养质量低下、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低。

面对这种现实,我国无疑需要将提高质量作为未来学科专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推动学科专业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高转变,不断增强学科专业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但要实现学科专业建设整体性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建构支撑其高质量发展的模式,以匹配的模式实现相应结果。

例如,专业一般由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专业中的“人”三大要素构成。要提高专业建设质量,不仅要结合学科、学生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需求精心设计培养目标,建立支撑该目标实现的课程体系,也要配备承担这些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师资队伍,乃至招收适合学习该专业的学生。

进一步而言,这种高质量发展模式是一种结果导向、系统性的模式设计。就专业而言,就是要从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出发,在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创新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式、加强培养质量管理等方面加强内涵建设。从高校与教育主管部门而言,主要是从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出发,进行专业建设的条件检查、质量监控。

建设条件上,完善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保障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今后很长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包括学科专业发展)的时代主题。然而,要促进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仅针对其本身建构与实施模式是不够的,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还需要思考如何让模式真正落地、发挥实效。

例如,《改革方案》提出要“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但当高校与教师评价的重点在于科研时,高校与教师便很难将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人才培养,高质量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也往往难以有效落实。

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前校长唐纳德 肯尼迪所指出的,“若录用与晋升取决于研究成果,并且如果在设立薪金待遇时忽视杰出的教学表现,那么所有这些告诫与批评,对改变教师的行为做法都不会有什么作用”。这句话虽然略显绝对,但我们要认识到,通过教师这一中介,过于侧重科研的评价机制会对学科专业建设产生群体性、长远性影响。

从当前学科专业发展的大环境看,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尤其需要完善以下保障。

一是创造质量文化。要“兜住学科专业建设质量底线”并不断由底线向高位发展,就需要营造出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的文化环境,杜绝学科专业低水平重复设置与“躺平”式发展、片面追求就业率而牺牲学科专业培养质量等一系列现象,将质量意识、质量管理与质量评价落实到学科专业建设的全过程。

二是完善评价制度。要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科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就需要消除外在不合理评价的负面影响,特别要把高校从一味追求“帽子、课题、成果、经费、奖项”等学科专业建设的显性指标,忽视内涵建设的困境中解放出来。

三是做好时间保障。时间是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要通过切实减轻学科专业人员的不合理负担,使他们能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科专业的内涵建设上,让老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教学、备课充电,提升素质、提高质量。

(作者系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研究基地重大资助专项课题“我国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学科组织困境及消解机制研究”〈项目编号:XJK20ZDJD02〉阶段性成果)